漆器
漆器是生漆塗在各種器物上所製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藝品。生漆是真正意義上的天然漆,是從漆樹上割取的天然液汁,用它作塗料,具有耐潮、耐高溫、耐酸鹼、絕緣、防腐等功能。漆樹需要生長十年方可進行採集,三伏天割漆效果最佳。一棵漆樹整個生命週期只能割出10公斤生漆,並有著嚴格割漆制度和方法,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漆樹死亡,其取用之難,故有“百裏千刀一斤漆”之說,也因此生漆的價格非常昂貴。

中國在新石器時代就開始使用漆器,距今有7000多年曆史,是世界上最早發現並使用天然漆的國家。經過長期的實踐,中國的漆器工藝達到了很高的水平, 如明代《髹飾錄》記載的漆工藝表現技法就達497種。

在中國古代,漆器是新娘夢寐以求的陪嫁品。在皇家貴族,其起居坐臥之器具,無不以漆器為上品。大漆是有生命感的,剛完成的作品如同嬰兒,在歲月中不斷成長,而每一層的漆也都有不同的「醒」的狀態,開了,是大漆存恤時光造就的溫潤美感。也正是這一特性,使得漆器作品歷久彌新,始終煥發出永不衰變的藝術魅力,把悠久輝煌的中華文明記載下來、傳承下去。
分享到: